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简称“辽师大”,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辽宁省“双一流”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实施学校、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已发展成一所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黄河路、西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100亩,馆藏纸质图书149万余册,下设21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860人,专任教师113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近13000人,硕士、博士在校生近5400人。
政治与行政学院、文学院、数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等
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8月,时称旅大师范专科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
1953年,东北地区7所师专调整归并为3所时,学校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
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于1950年建立,初为旅大市委和中苏友好协会在大连和旅顺办的3个俄文班。
1953年,大连造船俄专更名为大连工业俄专,后改为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
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与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改为大连师范学院。
1996年,学校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BA)授予权,成为全国第一批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有权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16个试点单位之一。
2009年,学校获批招收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2010年,学校获批招收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辽宁师范大学设有21个学院,66个本科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保障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电子商务、政治与行政学、行政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师范)、数字媒体艺术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
法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软件工程、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
: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史、理论物理、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海洋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860人,专任教师1139人。普通本科在校生近13000人,硕士、博士在校生近5700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双聘”院士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30人、千人层次人选28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辽宁特聘教授16人次,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5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25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7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6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16人。
:于沛霖傅维利杨丽珠赵毅田广林尚德静张庆利王卫平潘峰李庆伟韩增林曲庆彪、李红、谭忠印、李雪铭、岳崇兴
:潘峰、李庆伟、武跃、刘小丹、张恒庆、侯林、韩友发、周丹红、岳崇兴、尚德静、刘泽庆、成吉、王相海、孙才志、王长生、王向阳、喻大华、杨红、刘文、金梅、李雪铭、张威、李秋莉、戴连荣、赵东霞、胡金生、王辉
:谢明杰、闫德勤、石雷、赵东霞、谢福鼎、李梦轲、原新梅、石鑫、单文娟、刘青昆、李玉君、任永功、张威、王辉、韩丽、刘美英、王耕、曹永强、胡金生、潘黎、苗治文、洪飏、宫利东、闫守轩、吕剑波、秦海滢
:宫福清、岳崇兴、刘文、尚德静、王相海、李雪铭、任永功、金梅、孙才志、胡金生、杨红
:岳崇兴、王相海、赵东霞、杨红、潘峰、尚德静、刘小丹、王卫平、孙立樵、吴亚波、李秋莉、喻大华、孙才志、姜春杰、孙振刚、韩友发、刘颖、包振华、由忠录、张敏、邹丽、狄乾斌、胡金生、刘磊、苗治文、任春雷、夏红、徐昭峰、杨春宇、王长生、丁慧、曹永强、李富洪、秦海滢、全海英、王虎、
:宫福清、曲庆彪、韩增林、李雪铭、潘峰、杨丽珠、王长生、王向阳、王相海、李庆伟、尚德静、林宪生、侯林、傅维利、金梅、刘文、韩友发、石竹青
:杨丽珠、林宪生、傅维利、邹伟、李英俊、于文谦、史艺军、韩友发、陈大超、田广林
:摄影技术与艺术、体育方法学、足球(女艺术体操)、艺术体操专项理论与实践、先秦诸子散文导读(一)、中国古代玉器
:教育学原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旅游文化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
a、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地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幼儿数学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驱动—多元协同” 校本教研模式研究与实践
:教育学专业“多元交互、协同驱动”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整合学科资源,提升课程品质——博物馆专业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戏剧与影视学类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445项;出版专著926部;发表论文8879篇,其中被SCI收录836篇,被EI、ISTP、SSCI等收录405篇;获授权专利42项;获得各项科研成果奖励558项;签订“四技”合同71项;推出高校新型智库成果13项。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共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拥有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个其他类型研究基地;8个省高校创新团队;有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
a分子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与分子药物研发重点实验室、自然地理与空间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学校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辽海历史与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辽宁师范大学政务服务研究中心、节能项目研发合作实验室、辽宁(大连)知识产权培训中心、辽宁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功能材料化学研究所、生物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动物细胞研究室、工业微生物研究室、自然辩证法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截至2014年12月,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496703册、电子图书375692册、期刊合订本404222册
,拥有CNKI万方数据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教育星电子图书馆及多媒体教育资源库、美星外文数字图书、Springer外文期刊数据库、Proquest心理学数据库等多种电子资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于1978年正式创刊。其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体育学、计算机科学、自然辩证法以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优秀科研成果,是国家科技部审核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前身是《辽宁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78年,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师范大学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发稿范围或栏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哲学原理与社会学研究、法学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辽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编辑理论与实践研究;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国际检索期刊刊源,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首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据2017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是国务院侨办确立的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批准的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单位,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每年接收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2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还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设立了孔子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标识设计以英文简写字母组成的“鼎”为图案,以高度抽象的图形语言,概括了“鼎”的根本特点与精髓,体现大气、稳重的国际风格。围绕“鼎”的文化,赋予昌盛、权威、智慧等深厚的内涵。标识中“1951”记录了建校时间。标识采用了“中国红”的流行色,热情、吉祥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吉祥的象征;以英文字母构成标识,不失传统,更追求创新。
涌荡的渤海之波沉淀为校旗上的蓝色,它代表理性,寓示智慧,不仅是大海的颜色、天空的颜色,也是每一个辽师人希望与梦想的颜色。蓝白相映,衬出学校标识,寓示岁向甲子的辽宁师范大学风华正茂,既拥有厚重底蕴,又展示激情和活力,必将英才辈出,师道昭彰,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